撰稿:周海军 核稿:刘瑞儒
2025年11月4日下午,教科院邀请我国著名教育技术史研究专家内蒙古师范大学李龙教授在学院会议室作专题报告。教科院部分教师、教育技术学与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本硕学生以及部分兄弟院校教育技术领域教师共同聆听了报告。报告会由教科院院长刘瑞儒教授主持。
李龙教授的报告主题为《中国教育技术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研究》,围绕国内外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教育技术学科的知识体系构成、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教育技术学科的继承借鉴与创新、迎接后教育技术发展新阶段等五个方面展开阐述。指出教育技术是教育与技术有机融合的产物,中国是教育技术的策源地,美国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诞生地。并详细阐释了“教育技术定义群”的表述;提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框架由本体论、核心论、过程论、资源论和绩效论五个部分组成,并对每一部分的具体内涵进行了详细阐述;针对教育技术学科的继承、借鉴与创新,提出应树立全面教育技术观,坚持“文化自信”与“学术自觉”,完善教育技术学科理论建设,为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培养适用型人才;最后展望了“后教育技术时代”的到来,指出人工智能、量子技术与脑科学的发展将为教育带来革命性变革。
李龙教授的报告观点明确,层次清晰、逻辑严密,全面系统深刻,不仅拓宽了师生的学术视野,也为延大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与会师生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学习,对教育技术学科的自主知识体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增强了专业认同与研究信心。
此次讲座是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推动学科建设、促进学术交流的重要活动之一,也为教育技术学子的专业成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李龙教授从1958年开始从事电化教育工作,至今已60年有余,是新中国电化教育事业发展、壮大全过程的参与者和见证人。现任内蒙古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技术史研究中心主任;曾受聘担任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会顾问,北方地区部分高等学校电化教育学科协作组组长等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