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代码:04010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掌握丰富教育理论知识,具有较高教育理论素养和较强教育实际工作的能力,能在中小学校、教育科研机构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从事教学、研究、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3.具有从事教育学科教学或中小学相关学科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国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教育科学的理论前沿、国内外教育改革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趋势;
6.了解陕北地区教育改革和中小学教育教学基本情况;
7.具有一定的教育实际工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主干学科
教育学,心理学
(四)核心课程
教育学原理、课程论、教学论、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心理学、德育原理、教育社会学、教育管理学。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名称
| 学 分
|
教育实习
| 8
|
专业见习(社会调查)
| 1
|
社会实践
| 2
|
军事理论与训练
| 2
|
毕业论文(设计)
| 12
|
合计
| 25
|
(六)主要专业实验
主要专业实验
| 学时
| 学分
|
多媒体课件制作
| 36
| 1
|
动画制作
| 36
| 1
|
微格教学
| 36
| 1
|
(七)修业年限及学分要求
学制:四年,学习年限:四至六年;
修业期间至少修够140学分。
公共必修课39学分(包括社会实践2学分、军事理论与训练2学分),占总学分的28%;
专业必修课75学分(包括教育实习/专业实习8学分、专业见习(社会调查)1学分、毕业论文(设计)12学分),占总学分的54%;
专业选修课10学分,占总学分的7%;
公共选修课16学分,占总学分的11%。
(八)授予学位和学位课程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学位课程: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教育学原理
| 72
| 4
| 第一学期
|
中国教育史
| 54
| 3
| 第二学期
|
课程论
| 54
| 3
| 第三学期
|
教学论
| 54
| 3
| 第四学期
|
(九)教学计划总表
周时数
课程类别
| 课时
| 学
分
| 学期学分分配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公共必修课
| 702
| 33+2
| 4
| 12
| 7
| 1
| 3
| 6
| | | | |
专业必修课
| 990
| 54
| 8
| 6
| 9
| 13
| 9
| 9
| | | | |
合 计
| 1692
| 89
| 12
| 18
| 16
| 14
| 12
| 15
| | | | |
专业选修课
| 180
| 10
.0
| |
公共选修课
| 288
| 16
| |
总 计
| 2160学时,115学分
|
其它教学环节
| 入学、毕业教育
| | | | | | | | | | | | |
专业见习(教育调查)
| | 1
| | | | | | | | | | |
社会实践
| | 2
| | | | | | | | | | |
生产劳动
| | | | | | | | | | | | |
军事理论与训练
| | 2
| | | | | | | | | | |
教育实习
| | 8
| | | | | | | | | | |
毕业论文(设计)
| | 12
| | | | | | | | | | |
合 计
| | 25
| | | | | | | | | | |
说明
| 1.教学计划时数以每学期上课18周计算;
2.专业选修课最少选10学分的课程;
3.本科专业的生产劳动时间为两周,具体时间由教务处安排。
|
| | | | | | | | | | | | | | |
(十)教学时间分配及进度表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计划
学时
| 学分
| 学时分配
| 学期周学时分配
| 考
核
形
式
|
讲
授
| 实
验
| 实践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公
共
必
修
课
| WYGB0010
| 大学英语
| 180
| 10
| 180
| | | 3
| 3
| 4
| | | | | | 考试
|
TYGB0010
| 大学体育
| 144
| 4
| 144
| | | 2
| 2
| 2
| 2
| | | | | 考试
|
MLGB0030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54
| 3
| 36
| | 18
| | 3
| | | | | | | 考试
|
MLGB0010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54
| 3
| 36
| | 18
| | | | | 3
| | | | 考试
|
MLGB0010
|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108
| 6
| 72
| | 36
| | | | | | 6
| | | 考试
|
MLGB0040
| 中国近现代史
纲要
| 36
| 2
| 36
| | | | | 2
| | | | | | 考试
|
MLGB0110
| 形势与政策教育
| 36
| 2
| | | | | |
JSGB0030
| 大学计算机基础
| 12+24
| 2
| 12
| 24
| | | 2
| | | | | | | 考试
|
WXGB0010
| 大学语文(师范)
| 54
| 3
| 36
| | 18
| | 3
| | | | | | | 考试
|
备注:(1)形势与政策教育每学期安排6学时,学分总计为2分;(2)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社会实践包括课堂讨论、参观访问、音像讲座、演讲辩论、社会调查、阅读原著等形式。
|
专
业
必
修
课
| JKZB3010
| ★教育学原理
| 72
| 4
| 62
| | 10
| 4
| | | | | | | | 考试
|
JKZB3000
| 教育学专业认知专题
| 18
| 1
| 18
| | | 1
| | | | | | | | 考查
|
JKZB5010
| 普通心理学
| 54
| 3
| 54
| | | 3
| | | | | | | | 考试
|
JKZB3020
| ★课程论
| 54
| 3
| 44
| | 10
| | | 3
| | | | | | 考试
|
JKZB3030
| ★教学论
| 54
| 3
| 44
| | 10
| | | | 3
| | | | | 考试
|
JKZB3110
| 德育原理
| 54
| 3
| 54
| | | | | | | | 3
| | | 考试
|
JKZB3040
| 教育心理学
| 72
| 4
| 72
| | | | | | 4
| | | | | 考试
|
JKZB3050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 54
| 3
| 54
| | | | | | | | 3
| | | 考试
|
JKZB3060
| ★中国教育史
| 54
| 3
| 54
| | | | 3
| | | | | | | 考试
|
JKZB3190
| 外国教育史
| 54
| 3
| 54
| | | | 3
| | | | | | | 考试
|
JKZB3070
| 教育管理学
| 54
| 3
| 44
| | 10
| | | | | 3
| | | | 考试
|
JKZB3080
| 教育政策与法规
| 54
| 3
| 54
| | | | | | 3
| | | | | 考试
|
JKZB3090
| 发展心理学
| 54
| 3
| 54
| | | | | 3
| | | | | | 考试
|
JKZB3100
| 教育统计与测量
| 54
| 3
| 54
| | | | | 3
| | | | | | 考试
|
JKZB3150
| 教育社会学
| 54
| 3
| 54
| | | | | | | 3
| | | | 考查
|
JKZB3160
| 教育经济学
| 54
| 3
| 54
| | | | | | | | 3
| | | 考查
|
JKZB3170
| 教学行为原理与技术
| 72
| 3
| 36
| | 36
| | | | 3
| | | | | 考查
|
JKZB3180
| 比较教育学
| 54
| 3
| 54
| | | | | | | 3
| | | | 考试
|
合 计
| 990
| 54
| 914
| | 76
| 8
| 6
| 9
| 13
| 9
| 9
| | | |
专
业
选
修
课
| JKZX3010
| 当代教育思潮
| 36
| 2
| 36
| | | | 2
| | | | | | | 考查
|
JKZX5030
| 人体解剖生理学
| 54
| 3
| 36
| | 18
| 3
| | | | | | | | 考查
|
JKZX3020
| 教育哲学
| 54
| 3
| 54
| | | | | | | | 3
| | | 考查
|
JKZX3060
| 社会心理学
| 36
| 2
| 36
| | | | | | | | 2
| | | 考查
|
JKZX0480
| 书写技能
| 36
| 2
| 18
| | 18
| | | | 2
| | | | | 考查
|
JKZX5010
| 多媒体课件制作
| 54
| 2
| 18
| 36
| | | 2
| | | | | | | 考查
|
JKZX5020
| 动画制作
| 54
| 2
| 18
| 36
| | | | 3
| | | | | | 考查
|
JKZX3070
| 专业英语
| 54
| 3
| 54
| | | | | 3
| | | | | | 考试
|
JKZX3080
| 管理心理学
| 54
| 3
| 54
| | | | | | 3
| | | | | 考试
|
JKZX3090
| 心理咨询与辅导
| 54
| 3
| 36
| | 18
| | | 3
| | | | | | 考查
|
JKZX3100 现代教育技术
| 现代教育技术
| 36
| 2
| 36
| | | 2
| | | | | | | | 考试
|
JKZX3110
| 班主任工作
| 36
| 2
| 18
| | 18
| | | | | 3
| | | | 考查
|
JKZX3120
| 教育热点问题研究视
| 36
| 2
| 36
| | | | | | | 2
| | | | 考查
|
JKZX3130
| 特殊教育学
| 54
| 3
| 54
| | | | | | | | 3
| | | 考查
|
JKZX3030
| 现代教师论
| 54
| 3
| 54
| | | | | | | 3
| | | | 考查
|
JKZX3040
| 教育评价学
| 54
| 3
| 54
| | | | | | | | 3
| | | 考查
|
JKZX3050
| 课堂教学管理
| 36
| 2
| 18
| | 18
| | | | 2
| | | | | 考查
|
(在专业选修课中,应最少取得10学分)
|
公共选修课
| 公共选修课主要通过尔雅等通识教育网络课程平台来修读,辅之以本校特色公共选修课。学生在校期间应至少选修16学分的课程,其中艺术鉴赏(2学分)、创新创业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2学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学分)为限定性选修课程,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政策法规(2学分)为教师教育专业限定性选修课程。限定性公共选修课采取混合教学模式,将网络学习、专题讲座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每个学生在校期间还需至少选修一门校本特色公共选修课。
|
备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十一)课程信息表
课程中文名称 教育学原理
课程英文名称 Pedagogy
1、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JKZB3010
课程学分 4
面向专业 教育学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
开课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使用教材:
主教材:名称 《教育学基础》(第三版) 作者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辅助教材:名称 《教育原理 》 作者 柳海民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1版 出版年:2011年5月
参考教材:名称 《教育学》 作者 傅道春
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第1版 出版年:1999年1月
2、课程简介:
教育学原理是教育学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该课程主要讲授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规律、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学原理、课程理论以及德育理论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本课程以教育为逻辑起点,以教育与社会发展和教育与人的发展为两条主线,紧紧围绕这两个教育学原理的基本问题构筑本课程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展开各章内容,并力图反映当代教育学原理最新理论和科研成果。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教育教学的基本理念,从而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提高学生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养成学生热爱教师职业的思想感情,懂得合格教师应具备基本素养;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模式, 使学生初步形成 运用教育基本理论 独立地分析 教育问题与解决教育问题的基本技能,并能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加以运用;通过教学不断增强学生参与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识,激发学生研究教育的兴趣,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教育理论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3、选课建议:教育学原理是教育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
课程中文名称 课程论
英文名称 Theoriey of Curriculum
1、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JKZB3020
课程学分 3
面向专业 教育学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
开课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使用教材:
主教材:名称 《课程论》 作者 靳玉乐、于泽元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2版 出版年:2012
辅助教材:名称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作者:(美)拉尔夫·泰勒著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第1版 出版年:2014
参考教材:名称 《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 作者 施良方
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第1版 出版年:1996
2、课程简介:
课程论是研究教育情境中课程产生、发展历史的一门科学,它主要介绍课程研究的范式、课程的本质与分类,让学生掌握课程的目标、内容与课程设计,了解课程发展演变的历史,掌握课程的基本原理、理论与规律,评价几种主要的课程观指导下的课程实践的经验与教训,预测课程未来发展的趋势。
3、选课建议: 本门课程是在学习了《教育学原理》之后开设。
课程中文名称 教学论
英文名称 Pedagogy
1、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JKZB3030
课程学分 3
面向专业 教育学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
开课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使用教材:
主教材:名称 《教学论(修订)》 作者 李秉德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1版 出版年:2001
辅助教材:名称 《学习方式的变革》 作者:杨九俊、吴永军
出版社 江苏教育出版社 第1版 出版年:2006
参考教材:名称 《学习与发展》 作者 林崇德
出版社 北京教育出版社 第1版 出版年:1992
2、课程简介:
主要探讨教学过程的本质与教学的基本规律,寻求最优化的教学途径与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原则、教学方法论等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运用教学论的理论去分析解决教学过程各种问题的初步能力。
3、选课建议: 本门课程是在学习了《教育学原理》之后开设。
课程中文名称 中国教育史
英文名称 Educational History of China
1、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JKZB3060
课程学分 3
面向专业 教育学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
开课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使用教材:
主教材:名称 《中国教育史》 作者 孙培青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版 出版年:2009
辅助教材:名称 《简明中国教育史》 作者:王炳照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4版 出版年:2008
参考教材:名称 《中国现代教育史》 作者 周予同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第1版 出版年:2007
2、课程简介:
中国古代教育史是研究从古代至1840年以前中国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科学。学习中国古代教育史有助于总结古代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经验、教训和特点,了解中国教育的源流,为创建当代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提供参照。中国近现代教育史是论述中国从1840年至1949。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教育在形式上完成了由古代封建教育向西方学习、建立资产阶级新教育的过渡。学习中国近现代教育史,有助于人们了解中国现代教育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为研究中国现代教育乃至当代教育打下基础。
3、选课建议: 本门课程是在学习了《教育学原理》之后开设。
(起草人:孙发利 审定人:魏继宗 )